龍馬咨詢在市場研究、滿意度、戰略咨詢、營銷咨詢,背景調查等領域
為客戶提供成功解決方案。
隨著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在全國的建設展開,農產品銷售正在探索新業態新模式。
近期,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和茂名市的荔枝成熟,當地的“新新農人”正在電商渠道進行火熱的線上銷售。與以往不同的是,如今的農產品電商更注重全鏈條的數字化了。
“以往的電商資源配套比較落后了。”廣州市增城區90后“新農人”陸世澤表示。他指出,如今的“數字農業”里,不是只有爆款店鋪,更包含政府牽頭、快遞公司合作建造的科技化集散中心,以及先進的收購、打包、冷藏、銷售一條龍服務鏈條。“對農民而言,新的‘數字農業’真正打通了產銷的全流程。”
在數字農業政策的推動下,數字基建正在農村如火如荼地展開,一批“新農人”展開了全新業務探索,一些電商投入了百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。數字農業還正在改造鄉村面貌,令年輕人回歸農業這個“支柱產業”。
茂名市電子商務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正值荔枝上市季節,全市電商都在發力銷售,其中“茂名荔枝網上行”“十萬電商賣荔枝”活動正在進行中,電商上行極為踴躍。同時,今年電商上行,還體現出了賣好品牌、賣好品質、賣好價錢的特性。
數字基建在農村展開
一般來說,荔枝上市期只有短短40天左右。廣東茂名市的荔枝農得盡快把這種嬌貴的水果銷往全國各地。雖然電商發展已有十多年,但以往很多農民“吃過虧”。
“早期的電商農產品只是小打小鬧。”茂名本地一位“80后”水果承包商李金瑾這樣評價。他指出,雖然電商發展已有十數年,但對于農產品而言,物流網絡搭建不夠完善、冷鏈保鮮技術也不成熟。
再加上荔枝特別“嬌貴”,茂名本地的農民此前很難從電商經濟中受惠。“包裝不好,荔枝發到顧客手里就爛了,保鮮差一點,外殼就黑了。”不僅如此,農民個人還需要學習所謂的電商“玩法”、營銷策略,不少電商農人對此前的盈利狀況都感到不太滿意。
“有一次,退貨率把我們嚇懵了。”李金瑾回憶起“慘淡”的一天,“當時平臺給了我們流量扶持,一天賣出去幾萬單,但是由于保鮮做得不好,導致大量退貨,那天虧損的金額實在是嚇人。”他總結說,做好一個農產品電商,絕不是打造一個“爆品”就完事了。
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、經濟貿易系主任李春頂此前撰文表示,我國數字鄉村建設正在全面推進,信息技術和農業農村發展也在快速融合,但由于起步較晚,數字鄉村發展基礎依舊薄弱。他指出,應該加強建設數字鄉村大數據平臺、普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、建設人才隊伍,并將數字技術與鄉村治理進行融合。
意識到上述問題,茂名市的荔枝電商進行了基建改造。今年5月,茂名市委副書記、市長莊悅群曾表示,正在推進茂名荔枝產業的數字化營銷。據了解,通過中國(廣東)荔枝產業大數據中心、茂名(國際)荔枝交易中心等,當地在2021年的荔枝電商銷售量同比增長50.6%,銷售產值占荔枝總產值的25.45%。
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6月,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規模達2088.2億元,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8%。上述數字反映,農產品的銷售渠道“數字化基建”能有效打通農產品上行和農村消費升級的末梢循環。